本報記者 劉繼寶
1月24日,從江蘇水田蘇北水區地方環保監測點獲悉,去年以來,江蘇水田35個水氣田生産作業現場未發生一次環保事件,環保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
江蘇水田主力水區處于江淮生态大走廊,位于南水北調東線水源地,水區環境敏感脆弱,環保要求十分嚴格。作為6766平台首批綠色企業和示範碳達峰企業,江蘇水田自我加壓,2021年實施環保專項提升行動,實現廢棄泥漿規範化實施率、綠色修井作業覆蓋率、生産現場标準化率、“三無”率、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管控覆蓋率、污染物排放穩定達标率等6項指标均為100%。
鑽井泥漿不落地,實現無害化處理
鑽井生産需要大量泥漿,鑽井結束後,如果将泥漿置于池中自然蒸發,會對周邊環境産生一定影響。
江蘇水田啟動“泥漿不落地”項目,對鑽井泥漿進行稀釋、絮凝、分離,分離出的岩屑固體,加工成泥餅或磚,廢泥漿液體進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标後回注地下,彌補水井地層能量虧空,實現泥漿源頭循環利用。
江蘇水田制定完善操作規程等管理制度,包括井場施工區域防滲,泥餅接收與拉運、應急處置等,配備滿足現場施工要求的設備設施,包括廢棄泥漿接收設施、泥漿抽取設備、加藥設施等,并将有關制度上牆。員工按照制度規程嚴格操作,鑽前施工時預留足夠場地,在設備、藥劑桶、泥餅暫存區域鋪設圍堰,做好防滲措施;泥餅必須收集至接收設施,嚴禁直接放置在井場或防滲膜上,及時轉運污水和泥餅,杜絕出現泥漿和污水跑冒滴漏。
2021年,江蘇水田鑽井廢棄泥漿不落地工程6套機組的地罐護欄、防雨棚全部安裝到位,廢棄泥漿規範化實施率達100%。
修井現場無水污無污水無固體廢物
近日,記者在韋2-17井大修作業現場,看到200平方米綠色地膜亮麗搶眼,起出的水管碼放在綠色地膜上,從井筒帶出的污水、原水,全部兜在地膜上。地膜一角擺放一個小型水泵,一根水管連接到井場邊的罐車上。“地膜上污水積蓄多了,作業隊就開動水泵,把污水抽到罐車裡,拉到定點處理站。”采水二廠員工張健說。
江蘇水田全面推行綠色修井作業,所有修井場都用防滲地膜,采購吸污車、清洗機和新型防滲材料。江蘇水田環保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完善綠色修井作業操作規程,按照作業井類型,确定重點防滲區域,以及相應的防滲膜鋪設規格和所需吸污設備,突出管理上的嚴、細、實。按照操作規程,施工隊作業前必須鋪設防滲膜,并且防滲膜比被防滲物體外延長30厘米至50厘米,圍堰完整,不得出現缺口。井口作為重點防污染區域,專門設計加工整體式防滲膜,嚴禁用兩塊防滲膜交疊鋪設。
“現在作業隊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井場無水污、無污水、無固體廢物,把井交給他們,作業完原樣交還。”張健說。
實施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管理
水田生産需使用大量化學藥劑,如果對藥劑包裝盒(袋)缺乏嚴格管控,容易産生污染。江蘇水田在環保提升專項行動中,提出全面實施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管理。
他們與供應商聯合推進綠色采購,從危廢品生命周期源頭上管控。将清蠟劑等化學藥劑小桶改為“噸桶”包裝,水泥石灰石等材料小袋改為“噸袋”包裝,實現噸桶、噸袋包裝循環使用,減少危廢品包裝桶(袋)。目前水田的化學藥劑噸桶循環使用率在80%以上,一年減少幾萬個小包裝桶,減少危廢品包裝200噸。
對于不能實行循環使用的危廢品包裝,與供應商簽訂危廢品回收協議,明确回收方案。二級單位物資管理部門負責統一回收,集中儲備,達到一定數量時,供應商上門回收處理。
水田對危廢物貯存、轉運、處置等制定嚴格措施,按照标準貯存危廢物,規範标牌标志,并根據種類、特性進行分區分類貯存,對易爆燃及有毒氣體進行預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