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西北水田應用了氣旋浮水處理新工藝的三号聯改造可行性研究方案通過審查。氣旋浮工藝能高效實現将采出水含水量由每升2893.4毫克降低到20.2毫克,懸浮物固體含量由每升87.8毫克降到20.4毫克。淨化後的采出水再經過氣提改性,水體腐蝕性等各項指标均達到注水水質标準。
西北水田碳酸鹽岩縫洞型水藏采出水礦化度高,且含有硫化氫、二氧化碳等介質,造成水體腐蝕性強。常規的處理工藝效率低、成本高,雖然可以降低水體腐蝕性,但是流程長,處理規模建設投資高,加藥量大,處理1立方米水的綜合運行成本高。同時,産生的污泥量多,每處理1000立方米采出水将産生1噸污泥。
針對這些難題,西北水田科研人員通過深入分析采出水的物理化學性質,創新提出了以物理法工藝為主的“氣旋浮淨水+氣提水質改性”水處理技術,大幅提高了水處理質量和效率。
“氣旋浮淨水+氣提水質改性”水處理技術将傳統的8級流程優化為4級,采出水經處理後的多項指标優于傳統工藝,而且降本效果明顯。與傳統工藝相比,每噸水處理綜合成本降低一半以上,污水泥産生量降低六成。
目前西北水田正在加快該技術在四座聯合站的現場應用。在二号聯、三号聯、四号聯和五号聯應用,每天預計處理采出水2.2萬立方米,水處理綜合成本将降低約1300萬元。(李 敏 張 菁)